6月16日,在全球空间探索大会期间,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通过线上和线下混合方式,共同举办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全球网络论坛。在该论坛上,中俄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
中俄共同向国际社会发布的“路线图(V1.0)”和“指南(V1.0)”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概念、科学领域、实施途径和合作机会建议等内容,有助于国际伙伴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阶段有广泛参与的机会。中俄欢迎国际伙伴在国际月球科研站任务的各阶段以及阶段各层级参与项目合作。
随着国际月球科研站工作深入,中俄还会适时推出“路线图”和“指南”更新版本,进一步明确国际月球科研站各工程阶段里程碑计划,适时发布合作伙伴加入程序,以确保整体项目稳步推进。
对此,专访了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俄罗斯太空领域权威专家列夫·泽伦伊。作为俄罗斯太空探索方面的权威专家,他表示,中俄双方此次路线图宣布的时机是水到渠成的。现在(也就是2021年夏季)正是公开该倡议并邀请其他国家加入的合适时机。
列夫·泽伦伊是俄罗斯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空间物理学方面享有世界声誉。他的职业生涯是在俄罗斯(苏联)科学院的太空研究所度过的。他于1972年以初级研究员的身份进入该研究所。他的课题是研究磁层的过程和相关现象。除此之外,他还专注于行星物理学,即月球、火星和金星,以及与太阳系起源有关的基本问题。
自2009年以来,他是俄罗斯月球计划的科学领导者,并负责国际计划ExoMars和Resonance的俄罗斯部分。他在2001年成为太空研究所的主任,这个职位他一直担任到2017年。他在2013-2017年担任俄罗斯科学院的副院长。
列夫·泽伦伊是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成员,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空间物理学教授,以及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董事会成员。
中宇航联:中俄选择此时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路线图,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列夫·泽伦伊:首先,中俄双方此次路线图宣布的时机是水到渠成的。经过2020至2021年的激烈讨论,国际月球科研站整体框架的后勤和手续确定都获得了同意。现在(也就是2021年夏季)正是公开该倡议并邀请其他国家加入的合适时机。
不仅从时机上,在发布的场合上也恰逢其时,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是今年最著名的最广泛讨论太空探索的论坛之一,它成为了2021年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关键活动之一。今年大会在俄罗斯举办,我认为在俄罗斯宣布这一消息也很重要,因为俄罗斯是新国际月球科研站的两大合作伙伴之一。
中宇航联:您能否为中俄此次提出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的发展提出愿景?
列夫·泽伦伊:对于发展我暂时不能给出一个“全景式”的预测。但正如我的老同事此前多次告诉我的那样,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中俄的合作是非常认真和富有成效的。苏联慷慨地分享了在太空上的经验,尤其是与中国的朋友在一起进行太空科学研究。在我担任俄罗斯太空研究所主任期间,我也非常高兴看到中国参与到俄罗斯太空电波望远镜Spectr-R的任务中来,特别是参与研究空间等离子体湍流的特殊性的仪器。当时的青年科学家、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教授(CHI WANG)是中俄这些联合活动的推动者。
我们一直觉得中俄太空或是空间领域的科学家之间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中俄小组举行了3到4次的会议,我们准备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新颖的、具有挑战性的太空联合项目清单。此外,我们还针对合作项目中的遇到的这些想法的预算问题进行了讨论。因此我对这次的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真的很满意,至少我们的一个想法已经开始实现了。
列夫·泽伦伊:太空探索必然需要国际间的共同努力。俄罗斯和中国有着悠久的政知、经济、社会和科学伙伴关系,可以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目前我们主要在机器人任务之间的合作达成了一致,但我期待着双方的合作未来能够延伸到载人飞行领域。
中宇航联:为何中俄选择月球作为共同开发的“外太空场所”?
列夫·泽伦伊:这是个非常合理的决定,事实上,月球是地球的“第七个大陆”,在本世纪人类必将开始探索。月球现在是未来十年俄罗斯太空计划的“中心”。俄罗斯计划在宇航员飞行之前发射机器人任务Luna-25号-28号月球着陆器。
而中国的航天计划中一个月球任务也占到了非常大的部分,而且已经非常成功。因此,中俄两国不仅希望获得新的突破性科学成果(比如发现月球早期如何形成),而且希望为进一步合作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宇航联: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中有哪一部分最吸引您?
列夫·泽伦伊:在纸质提案上制定计划和承诺是很容易的,我更喜欢在得到成果后再去谈(这方面的内容)。
中宇航联:我们知道中国本月中旬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中国人也首次登上了自己的空间站,您如何看待中国的空间站建设?
列夫·泽伦伊:(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这是中国设计师和工程师取得的巨大成功。(尽管相比于国际空间站体积上小)空间站的大小并不重要。我真诚地表示祝贺!我认为我们(中俄)可以讨论进行一些联合实验。祝福中国载人飞行任务好运并取得成功!
在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2021)上,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正在讨论俄方宇航员“做客”中国空间站问题。罗戈津说:“我们正在与中国同仁讨论这一问题,这也是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项目下的一部分。“罗戈津指出,中国空间站的运行轨道有别于国际空间站。因此,可以从东方航天发射场实施载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