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Racks创始人:“我们已准备好跟中国空间站合作”

引 言


今年6月,中国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操作。这3名航天员将成为 “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


此前,5月30日5时01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迎来第一位“访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站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

中国计划于2021年至2022年为建造由3个模块组成的空间站实施12次发射任务。报道称,名为“问天”和“梦天”的实验舱模块预计将于2022年发射。在这两个舱段里将进行大量实验,涉及天文学、太空医学、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

美国商业航天公司NanoRacks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杰弗瑞·曼伯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2017年,是他领导的团队促成了中美首次的国际空间站合作。杰弗瑞·曼伯近日接受了中宇航联的独家专访,对于中国空间站的重大进展,他表示,“我们早已经准备好了跟中国空间站的合作。”






■  背 景


成立仅一年在国际空间站建“专属实验室”

NanoRacks成立于 2009 年,是较早尝试太空产业商业化的公司之一。公司成立仅仅一年之后,就在国际空间站建造了首个实验室,业务涵盖遥感技术、微小卫星和立方星部署、空间站气闸舱和空间实验器材改造等等。


中宇航联了解到,NanoRacks拥有一个属于国际空间站的商用外太空平台。客户只需要支付相关费用,就可以将自己的试验品送到太空,体验微重力环境和太空辐射,之后完好无损地回到地球。  目前,这家公司的科研平台上有几十个项目在运行。


迄今为止,公司已在国际空间站部署了200多个有效荷载,客户群包括欧洲航天局,德国航天局等等。其中不少项目都是国际合作项目。


NanoRacks自己的网站上说,该公司是第一个在国际空间站上有自己的硬件设备的公司、推动了第一个以色列在空间站上的项目、第一个沙特在空间站上的项目……







■  渊 源


促成中国实验首次登上国际空间站

上述的这些成果与该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杰弗瑞·曼伯有很大关系。新华社曾报道称,杰弗瑞·曼伯是国际太空合作领域的“大神”。还在冷战期间,1989年,他就在美国和苏联间牵线搭桥,帮助一项美国的实验项目登上了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后来在美国与俄罗斯合作建设国际空间站的过程中,他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这些“创举”中还包括了中国。2017年6月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用“猎鹰9”火箭发射“龙”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和实验设备。由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团队设计的实验项目是其中一位特殊“乘客”,它将在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中,研究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规律。这是中国独立研制设计的实验项目首次飞向国际空间站,它标志着中美空间科学合作实现“零”的突破。


报道称,邓玉林团队大胆地通过商业合作模式,在2015年8月与NanoRacks公司签署协议,并通过各项审查,为国际空间站带来首个中国项目,为中美太空合作开辟了新途径。另根据双方协议,美方还把北理工校旗带到国际空间站,由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展开,这也是中国高校校旗首次出现在国际空间站内。


这次与中国研究人员的合作,是由杰弗瑞·曼伯和来自中国的团队合力促成的。那一次,他还来到北京签署协议。


点此查看

受访者简介



图片

NanoRacks首席执行官

杰弗瑞·曼伯

(Jeffrey Manber)


杰弗瑞·曼伯从2009年起担任Nanorac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近又担任了Nanoracks公司的母公司XO Markets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杰弗里引导Nanoracks成长为唯一拥有客户的商业空间站公司。在他的领导下,Nanoracks成为了低地球轨道利用商业市场的先驱和领导者。


杰弗瑞·曼伯是唯一一个为俄罗斯空间站计划正式工作的美国人。1991年,他接手了美国航天局和苏联之间的第一个商业合同。后来,杰弗瑞·曼伯代表俄罗斯的空间组织参与了实现国际空间站的基本合同中这一谈判过程。


杰弗瑞·曼伯还曾是开展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租赁服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参与监督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直至现在也是唯一一次)以商业方式资助的、为期70多天的和平号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此外杰弗瑞·曼伯还共同开发了华尔街第一个专门用于商业航天的基金(Shearson Lehman),并担任过许多公司和政府的顾问。


2012年,杰弗瑞·曼伯被授予美国航天局特殊公共成就奖章和太空前沿基金会的2017年新太空先锋奖。









■  发 展



“优质的商业太空研究”是未来探索的一大方向


Q

中宇航联:当初Nanoracks为什么要参与、促进与中国高校的合作?

杰弗瑞·曼伯:北京理工大学(BIT)针对太空环境对生物体细胞和遗传过程的影响做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研究,特别是他们关于太空环境是否影响DNA的研究。当我们开始采取第一步将人类带入深空,如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时,了解这一点很重要。我支持这项研究,而现在正在进行的商业研究,将帮助整个社会理解这一问题。


当时我很高兴中美双方都批准了双方的项目。北京理工大学的团队承担了研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我的公司Nanoracks根据与NASA现有的协议,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一侧实施该项目。这一项目进行得很成功。北京理工大学也在一个权威的英文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结果。这也表明,优质的商业太空研究,是未来太空探索的一大发展方向。






■  意 义




空间站越多越好  太空探索将具有更高经济效率

Q

中宇航联:您刚刚提到中国空间站,您认为中国建设空间站有何重要意义呢?

杰弗瑞·曼伯: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将使得民用和商业航天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就越有可能真正了解神秘的外星世界。在我看来,空间站越多越好。在不同轨道上的空间站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太空机构能够深入讨论,确保在对接、流程。硬件等方面的兼容性,从而使得太空研究和探索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


Q

中宇航联:中国空间站预计将在轨运行至少十年,您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

杰弗瑞·曼伯:我将把对中国航天计划和中国空间站的任何预测留给中国人,但我祝愿中国的民用和商用项目都能取得好成绩!


Q

中宇航联:您认为目前在轨运行的中国天和核心舱将如何促进太空探索的发展?

杰弗瑞·曼伯:在我看来,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国的航天发展将会激励中国民众对太空探索的渴望。我们在俄罗斯和美国的早期太空探索中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希望这将激发中国人民对未来能够在太空上生活工作以及能够往返太空的渴望。






■  合 作




期待被邀请在中国空间站参与商业项目研究

Q

中宇航联:通过联合国太空事务处(UNOOSA)和中国有关部门间的合作,国际科学有效荷载和实验也被选中进入到中国空间站中进行研究实验。您对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有何预期呢?

杰弗瑞·曼伯:正如我们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一样,我们已经准备好跟中国空间站进行商业合作。民用项目对探索太空前沿来说非常重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有SpaceX或像Nanoracks这样的大公司,而且还有这么多出色的中国运载火箭运营商和中国卫星开发商,商业航天对太空探索非常重要,我也希望我的公司Nanoracks未来将有机会被邀请在中国空间站参与民用项目的研究。





■  未 来




诚挚邀请大家加入我们的“星际实验室绿洲计划”

Q

中宇航联:以您的观察,如何看待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呢?

杰弗瑞·曼伯:我之前曾来过中国几次,在我对中国的几次访问中,我对中国航天市场中涌现的一些中国企业家感到印象深刻。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观望市场将如何发展,政府希望把哪些领域留给自己,哪些领域允许进行商业开发。我的期望是,太空探索未来的部分将是商业性,而且所有工业化国家都可以参与进来,正如所有其他的市场一样。而这一旅程如何展开,将是引人瞩目的。


Q

中宇航联:就您领导的Nanoracks公司而言,您认为可以和中国展开哪些方面的合作?

杰弗瑞·曼伯:NanorRocks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ADIO)的支持下推出了一个新项目,以探索在太空恶劣环境下是否能够带来农业产品等方面的创新。我知道基于太空领域的农业科技研究也是中国研究人员强烈感兴趣的领域。


我诚挚地邀请中国相关组织加入我们在阿布扎比的“星际实验室绿洲计划”,利用太空计划来解决我们在地球上最紧迫的粮食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见这将是国际合作的又一个精彩范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