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空局新上任局长为何将它定为优先目标?

欧洲航天局(以下简称欧空局)新任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上个月1日刚刚在巴黎就职。马不停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月底,他随即发布了欧洲航天局未来四年的“优先事项”,欧洲航天局发言人向“中宇航联”发送了这份落款署名为约瑟夫·阿施巴赫的规划。这份“欧空局议程2025年”由此也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人物介绍PROFILE



约瑟夫·阿施巴赫

Josef Aschbacher

哥白尼太空办负责人

欧洲航天局地球观测计划主任

6约瑟夫·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_20220928_174545977


约瑟夫·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生于奥地利,就读于因斯布鲁克大学,并获得了自然科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于1990年以ESRIN(ESA-ESRIN专用于欧洲航天局的地球观测活动,是开发地球观测任务的欧洲中心)的年轻毕业生身份开始了在欧洲航天局(ESA)的职业生涯。


从1994年到2001年,他在意大利伊斯普拉(Ispra)的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工作,在那里他是空间应用研究所所长的科学助理,负责科学策略和资源分配。他于2001年作为计划协调员回到位于巴黎的ESA总部,主要负责在ESA内推进哥白尼项目的工作。


2006年,他成为哥白尼太空办公室的负责人,该办公室设在意大利罗马附近的ESRIN,在那里他领导了该机构内部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特别是欧洲委员会)为哥白尼科学项目开展的所有活动。


2014年,他被提升为ESRIN的计划规划与协调主管,在那里他负责规划ESA的地球观测计划,并负责制定和执行整个组织的计划和战略决策。


2016年,约瑟夫·阿施巴赫被任命为ESA地球观测计划主任,兼任ESA地球观测中心ESRIN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欧洲制定了世界领先的地球观测计划,其中包括作为欧盟牵头的哥白尼计划的一部分的所有哨兵卫星任务,为Eumetsat和Earth Explorer进行的所有气象观测任务,为ESA成员国开发的Scout和phi-sat(第一颗结合了人工智能AI技术的地球观测卫星)任务。到2020年,总共有40颗卫星正在开发中。同时,ESA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地球观测数据中心并与世界共享。


优先目标为什么包括商业航天?

我们先来谈谈为何阿施巴赫的这一议程只谈论到2025年,为何只涉及未来四年?中宇航联了解到,四年即阿施巴赫作为该机构负责人的第一个任期时间。早在去年12月,阿施巴赫被选为下一任欧洲航天局局长时他就对外表示,当他就职欧空局局长后将很快发布一份名为“欧空局议程2025年”的报告来展示他的愿景以及优先目标,其中提到了商业化发展。


在提及商业化发展时,他表示,将在前任局长扬·沃尔纳促进欧洲航天工业发展的努力上“加强努力”。


“有时候人们会问,为什么欧洲没有SpaceX,为什么欧洲没有 Planet(美国卫星公司),这也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怎么做的想法,但是目前还无法细说”阿施巴赫当时说道。


时隔几个月的时间,这份“欧空局议程2025年”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欧洲航天局发言人向中宇航联发送了这份落款署名为约瑟夫·阿施巴赫的规划文章。据了解,阿施巴赫希望通过这份议程规划,确保欧洲维持在太空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该计划为欧洲航天局今后四年的工作提出了五个优先事项,。这五个优先事项包括:加强与欧盟的联系;增加商业化活动;制定太空安全和保障计划;努力应对现有的 "关键计划的挑战"以及改造欧洲航天局的内部流程。


“在我看来,欧洲未来10年到15年在太空领域何去何从需要进行认真的讨论。这包括太空在经济和战略计划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阿施巴赫在与媒体记者通话讨论这份长达17页的报告时说,“通过这一新的太空计划希望带来新的能量、新的热情、新的灵感。”


中宇航联注意到,支持欧洲的商业太空活动排在了阿施巴赫的“规划议程”的第二大位置。这也是为了应对美国太空初创企业的发展。“美国私人(私营企业)对太空的投资力度要比欧洲大得多,我认为我们需要(对此)做些什么了。”阿施巴赫表示



我们正处于“太空产业增长曲线图的起点”

中宇航联获得的这一份长达17页的报告中,概述了支持欧洲商业航天活动的三种方式,包括了鼓励人才留在欧洲,改善合同机制和伙伴关系为欧洲航天初创企业提供需求,以及加速提高欧洲航天局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我们需要更灵敏、更有活力才能将这些公司与我们联系起来,确保我们为这些公司增加价值,而不是阻碍这些公司发展。


在“欧洲是时候行动起来了”这一篇章中,阿施巴赫表示,太空领域正处在一个全球变化的十字路口。欧洲有专业能力、具有竞争性的工业能力。现在欧洲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释放全部潜力的太空共同目标。


首先,这样的共同愿景将保证欧洲在某些太空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在这一全新的十年,全球每年发射的卫星数量将是2010年代的4倍。


阿施巴赫表示,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已经明确了相应的太空目标,并将相应的资源和计划付诸于行动。太空领域商业化在几年前在美国硅谷强势崛起,并掀起了一场真正的新太空革命。



欧洲促进商业航天 有三大关键要素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在这份规划中,阿德巴赫总结了如何促进欧洲太空部门的商业化的要素。他表示,欧洲航天局及其合作伙伴需要发展专注于三个关键要素:人才、资本的获得和快速创新。


在人才方面,阿德巴赫阐述道,欧洲已经拥有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生产力最高的劳动力之一。欧洲占全球太空领域支出总额16%、全球太空劳动力的5%。2019年欧洲获得了约30%的商业卫星制造收入,使得欧洲成为了全球卫星的主要出口商。欧洲面临的挑战是在欧洲范围内为欧洲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的机会,并使得高等教育课程适应未来需要的技能。在这方面,欧洲坚定地致力于与合作伙伴、组织的合作,将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欧洲学生数量提高20%。


在获得资本上,欧洲需要在两个领域做出努力,一是创造足够的社会需求,而确保投资者容易获得资本。在美国,NASA和国防部在太空资产、太空服务、太空数据等方面创造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内部市场。欧洲的情况虽说有所不同,但是欧洲也需要其公众对太空的需求达到必要的一定规模,导致强大的个人参与,引发奖励冒险和更大胆的创新反应。欧洲航天局准备作为各成员国和欧盟的代表,加强其作为用户,或者说第一买家或主要客户的作用。为此,欧洲航天局预计将会采购一批太空产品和服务。

在加强创新方面,在研发突破性技术的支出上欧洲航天局将会增加一倍,此外还会增加在轨演示和验证的次数,为商业行为者提供更多的开发的技术。欧洲航天局还将增加以产业驱动的技术发展,此外还将简化对其项目和活动的准入条件,特别是对初创公司、中小企业、新太空公司,允许他们能够参与并整合到供应链中。




欧空局此前的商业“一揽子计划”

2015年以来,欧空局ESA对标美国航天局NASA,出台了“商业航天发展网络(BSGN)”的一揽子计划:将ESA在近地轨道中由政府运营的实验室转向市场,让私营企业参与近地轨道任务,甚至承担月球计划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中宇航联了解到,欧空局将这一计划成为“太空4.0战略”,旨在将低地轨道活动从“政府运行的实验室过渡”到一个由商业驱动的载人或机器人太空飞行经济。目前,欧空局已经在近地轨道建立了三个商业项目:冰块(ICE Cubes)、生物反应器快车(Bioreactor Express)、巴托洛梅奥(Bartolomeo)。月球部分建立了两个商业项目:贡希利(Goonhilly)地球站、商业月球任务支持服务(CLMSS)。


冰立方(ICE Cubes)

ICE Cubes是“国际商业实验立方体”的缩写。该计划2018年5月正式启动,允许商业实体访问微重力空间研究。这项计划是欧洲在太空开展研究的首个商业机会”。“冰立方”计划允许研究人员在国际空间站欧洲“哥伦布”舱内开展实验。


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 Express)

欧空局和意大利凯泽公司于2019年7月签署了生物反应器快车商业合作协议,将国际空间站哥伦布号上的KUBIK设施商业化。KUBIK设施适用于生物学、生物技术、人类研究、流体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等一系列实验。它配备了离心机和热控制能力。使用现有的硬件,如实验容器,可以为商业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更短的交货时间。


“巴托洛梅奥”(Bartolomeo)

2018年2月7日,欧空局和空客公司签署商业合作协议,建造、发射、商业运营空间站上的“巴托洛梅奥”(Bartolomeo)平台。空客公司投资4000万欧元研制“巴托洛梅奥”(Bartolomeo)平台及载荷集成,欧空局负责该平台与空间站对接。“巴托洛梅奥”平台作为空间站“哥伦布”舱的一个商用试验外部平台,将能够在外部条件下承载250公斤的有效载荷。





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